很多
河沙烘干機企業的管理者們都喜歡用一句“錯誤不能重犯、失敗鋪就成功之路”的理念來教育自己的下屬,但是,在管理實踐實施的過程中,大家看到的現實卻是:下屬們犯的99.99%的錯誤幾乎都是習慣性、常識性的簡單錯誤之處,也就是說,這種教育得到的結果卻是“簡單錯誤天天犯”的管理現實。
造成這種現象的錯誤原因有二:一是下屬們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使自己不去“天天犯錯”,要是知道的話他也可能不再愿意做你的下屬了。二是管理者們也不去想法子告訴下屬“怎樣才能防止自己天天犯錯”的辦法,更不會建立一個讓下屬不去犯錯的流程。就像那群在商量“怎樣把鈴鐺掛到貓的脖子上”的老鼠們一樣——都只有一個美妙的想法。
其實,要解決問題就一定要學會刨根究底,找到問題根源在對癥下約,也只有對癥的藥才是猛藥,只有這種“猛藥”才能防止簡單錯誤不會重復去犯。日本著名河沙烘干機企業家大野耐一曾總結他發現問題的秘訣:凡是要連問“五個為什么”。
有一次,生產線有臺機器老是停轉,經多次維修后仍不見效。大野耐一就問:“為什么機器停了?”工人答:“因為超過了負荷,保險絲就斷了。”大野耐一又問:“為什么超負荷呢?”答:“因為軸承的潤滑不夠。”接著問:“為什么潤滑不夠?”再答:“因為潤滑泵吸不上油來。”再問:“為什么吸不上油來?”答:“因為油泵軸磨損,松動了。”至此,大野耐一還不罷休,繼續問:“為什么磨損了呢?”答:“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,混進了鐵屑等雜物。”于是,大野耐一要工人給油泵安上過濾器,終于使生產線恢復了正常。
有一家
河沙烘干機企業的品質主管給我反映說他們的產品不良率太高,經常超過15%以上,始終沒辦法解決,導致客戶退貨塞滿了倉庫。我一調查就發現:產品不良率高是因為原材料質量差、原材料質量差是因為采購員不知標準,而采購員不知標準是因為產品開發部門沒有提供工藝文件,而因為沒有工藝文件也導致現場沒法按工藝標準生產,每個員工都只憑自己經驗作業,但最終的原因卻是高層主管缺乏質量意識,不去建立制訂品質流程,不去強化各部門的品質意識,只在流程末端安排了QC檢驗,最后導致全體都在天天無奈地重復簡單的錯誤。我們在實踐中發現:品質問題中有85%左右來自管理制度不完善與運行不良,而且都幾乎出現在管理者執行與控制過程上;15%左右才是崗位(員工)操作等問題。
在錯綜復雜的
河沙烘干機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,許多事情不僅要問五個為什么,也許要問十個、乃至二十個為什么后才能搞清楚。如果不是“打破砂鍋問到底”,僅僅滿足于了解表面現象,然后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那么,即使一時解決了,過一陣子仍會出現同樣的毛病。針對不同的答案,對應不同的解決層次通過反復多次地問答“為什么”,就能查明事物的因果關系和隱藏在表面現象后面的真正原因,從而才能對癥下藥,徹底根治!對癥的藥才是“猛藥”!
如果您有什么問題請點擊右邊按鈕
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